近日,国际著名城市规划学者、学院客座教授梁鹤年先生来我院讲学。梁先生以“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平性与城市人理论”为题,给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、深入浅出的学术盛宴。讲座由周婕教授主持,学院院长李志刚教授、副院长彭正洪教授、城市规划系主任魏伟教授、毕光建教授谢波副教授、肖映辉副教授、焦洪赞副教授、吴昊、刘凌波、胡晓青等老师出席。
此外,还有清华大学殷成志副教授、上海浦东干部学院焦永利副教授、三峡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胡弦、四川农业大学罗鸿兵教授、东南大学王兴平教授团队等作为“城市人”研究团队响应梁先生的“归队”号召,到会与大家进行有关“城市人”理论与实践的学术交流与讨论。
交流会上,梁先生真诚地发起了归队倡议。他认为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,只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互相支撑、互相鼓励,才能形成更大的合力。因此,他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盏灯,为大家照亮前行的路。梁先生将自己的全部研究论文及著作送给了学院,建议我们以“城市人”理论研究基地为中心互相学习交流。梁先生还建议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;交流的成果可以在众平台上进行推广,同时鼓励和欢迎更多的人“归队”甚至“入队”。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听闻深受鼓舞,自发的在交流会上建立微信交流群“入队”。
根据梁先生和大家约定,从11月起,未来半年每月第二周周五19:00为读书交流会时间,每次交流会由会议召集人负责指定要交流的著作或论文,联络人负责提前安排会场地并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做好准备工作。
交流会上,魏伟、谢波、吴昊、刘凌波等四位老师分别汇报了简要的汇报。魏伟老师回顾了“城市人”理论在武汉大学的发展历程后,重点介绍了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合作的项目——基于“城市人”的“15分钟生活圈”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成果;谢波老师重点介绍了基于“城市人”理论的城市健康研究进展。研究着眼于建成环境与中风人群的关系,将自己“城市人”理论与健康地理学有效结合的经验分享给大家;吴昊老师介绍了基于“城市人”的在土地存量优化趋势下的武汉市空间分异研究,并最终将武汉市各用地单元的不同归结为“城市人”的主观意愿选择以及群体行为下的综合呈现;刘凌波老师从城市与人的角度出发,利用TOPSIS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进行了评判研究,创新了研究方法。各位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,使大家受益匪浅。会场内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。
在交流的会最后环节,梁先生还为大家系统地解读了什么是“以人为本的城镇化”、什么是“物性”、什么是“信仰”等。现场师生对梁先生治学严谨、精心敬业的态度无不钦佩万分。
新闻来源: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
http://sud.whu.edu.cn/cmfx/article/index/id/701/cid/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