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、学友,你们好!
我回加已经两个多星期。因为杂务比较多,到现在才向大家汇报这次回国的工作和感受。(不知怎样,我掉了我的日程/记事表,所以全都是凭记忆。还有,如果我有答应过任何人、任何事而还未去做的,请给我提醒。)总的一句,工作和感受都非常好。
我在2009年退休后就把全部精力放在中国的事情上,每年回国两趟,春节后在北京,国庆后在上海,也会游访各地。这次的基地在上海同济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,也去了太原(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)、杭州(浙江省委党校)、南京(东南大学)、武汉(武大),当然也上了北京(清华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、中规院、中财大、国土资源部)。行程相当紧,但各处都很热情,可惜未能多留。
1. “城市人”理论的开发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。武大的团队越来越成熟。同济和东南也有意向参与。《旧概念与新环境:以人为本的城镇化》今年8月经三联书店出版。内有两篇“城市人”的文章,希望有更多人撰写书评,推广推广。下一步是要在学界和实业领域扩大“城市人”理论的讨论和应用。我和建工出版社作了初步探讨,希望出版系列的“城市人”理论、方法、案例、标准。最好能发掘更多的出版渠道。明年的理论年聚将于2月24、25日在中规院举行,有半天留给“城市人”专用。中规院也愿意提供“规划中国”app平台(CITYAPP)刊登文稿。
2. 文化基因的研究也有进展。复旦出了两期文摘,现准备改为写书,期待3年内出版,落点在宇宙观,团队也加强了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所决定作3年投资,请专人作专题研究,落点在伦理观。我在写西方文明的未来。与三联商量,分两本出版,头一本谈“文化基因方法”,以法国大革命极端化为案例,第二本以“文化基因方法”推西方未来。
3. 政策评估的团队不断扩大,主力放在中财大和中浦院,今年也做了几个项目(国土资源部、世界自然基金会、北大-林肯土地中心),但重点仍是中浦院的培训,又加进了浙江省委党校。软件马上到手。这将会是个大契机。下一步是打开第三方评估的局面,和加强队伍建设。前景应该很好。
在加拿大的大部分时间放在访问学者处,经常有5~6个人在。这是我最落力和最享受的工作。未来几年也会如此。希望在每一个领域(城市、文化、政策)都建成一个核心团队,非但继续我的工作,更培养再下一代的人才。因此,请大家代我留意,介绍给我几个志同(愿意为国家发展作贡献)道合(接受我的思想方向与方法)之士。先谢了!
这趟回国最大的感受是幸运。不在什么成就。三个领域都开始生根,虽然有长有短;都在发展,虽然有快有慢,但肯定还需要若干时间才成气候。幸运是这么多人在耕耘。除了我的感激之外,没有什么报酬,甚至要自掏腰包。我个人幸运,国家幸运!
梁鹤年
2016年12月1日